“阳康”后听力下降?警惕两大耳科高发急症
2023-03-09 15:32:30      来源:

“阳康”后突然听力下降,头晕耳鸣,怎么回事?就医后发现,原来是同时患上两大耳科高发急症——“突聋”及“耳石症”。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大科主任陈文勇提醒,“突聋”及“耳石症”不可怕,但发病后应及时就诊,“抢救”听力,也不宜自行在家做“耳石”复位。

51806231_bd92318f-8e03-40ae-ad36-6d0f7b470293copy

义诊2 医院供图

若遇“突聋”要及时“抢救”

“阳康”之后的一个早晨,56岁陈大姐(化姓)突然觉得右边耳朵出现很吵的噪声,听力也下降了,打电话明显觉得双耳声音不一样。陈大姐以为是自己太辛苦了,休息后右耳的症状也没得到改善,并且晚上起身上厕所的时还突然出现了头晕伴有天旋地转的感觉。

3月3日,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的爱耳日义诊接待了这位忧心忡忡的陈大姐。在完成部分耳功能检查后,陈大姐被确诊为“突聋”伴“耳石症”。这两种疾病都是耳科当中最常见的急症。经过5天中西医结合的住院系统性治疗,坚持每天做保健操,陈大姐的听力水平回到了之前的水平,头晕的情况也消失了。陈大姐开心地说:“幸亏及时诊治,改善了听力和眩晕情况,生活质量没有因为听力和平衡障碍受到影响。”

陈文勇主任医师介绍,“突聋”是突发性耳聋(或特发性耳聋)的简称,是指72小时内突然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目前多数认为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药物中毒或内耳缺血有关。而自身基础疾病较严重患者的“突聋”发病率也会高于常人。“突聋”一般常见单侧发病,除了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以外,80%~90%的患者伴有耳鸣;50%的患者出现耳朵发闷的情况;还有30%的患者会有头晕不适的症状。

一旦确诊为“突聋”,一定要到医院对耳朵进行“抢救”。研究表明,“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治疗时间是1周内。病程超过4周后疗效则大打折扣。

“突聋”常用一些激素和改善血管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治疗前听力损失越严重,预后越不好,另外伴有眩晕等预后不佳因素。

不建议自行在家做“耳石”复位

另一个令人“眩晕”的“耳石症”又是怎么回事?陈文勇主任医师介绍,“耳石症”病名全称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病理原因是内耳耳石器上的碳酸钙结晶由于内耳缺血、病毒感染等原因脱落至内耳半规管当中,当人做一些体位改变的动作时,就会诱发短暂且强烈的天旋地转感,并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冒汗等症状。许多病人初次发病的时候多数是在床上,比如想要翻个身体、起床上厕所、刚睡下去的时候,也有部分病人是在做家务的时候,如仰头晾衣服、低头捡东西时,“耳石”就在我们耳朵里跑来跑去,引起头晕。

“耳石症”的常规治疗方法是通过特定的头位、体位动作将脱落的耳石复位回耳石器上,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目前复位的方式可分为手法复位以及机器复位,两者的治疗原理基本相同,机器复位相对简单,只需要将病人固定在旋转椅上,医生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即可自动进行复位,而手法复位则十分考验治疗医生的经验和病人的配合程度,所以医师会根据实际情况给病人选择治疗方式。

因为“耳石”只是暂时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并不是完全消失,“耳石”脱落的原因未解决之前,它还是有可能会再次掉出来,而且再次掉落的位置不一定与前次一样,治疗方法也随之改变,所以当“耳石症”再次发病后应及时就诊,不建议自行在家做“耳石”复位,避免头晕加重而引起更多的不适。

5点防治小Tips

陈文勇提醒,“突聋”及“耳石症”不可怕,预防是关键:

1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情绪波动、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当的锻炼活动。

2 饮食方面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饮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

3 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药沐足。

4 每天可做耳部保健操和前庭康复操进行保健。

5 日常积极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有助预防“突聋”和“耳石症”。(羊城晚报 记者林清清 通讯员查冠琳)

编辑: 杨磊(实习) 责任编辑: 孙红亮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财神到棋牌游戏 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sylhcw.com xinjie5d.com yfmulf.com fxrxkl.com bjhc35.com kmzcjfls.com nbyeswin.com dnf288.com hdjwgg.com